时尚资讯 FASHION INFORMATION
时尚生活 | 满大街的共享单车一夜消失,但TA至今当红【下篇】

上一期我们简单介绍了国产自行车的发展史,并分享了“凤凰”牌自行车的相关设计。这篇我们将介绍的凤凰牌同样产自上海,成为几代中国人共同的时代印记的国产自行车品牌——“永久”。

1.jpg

2.bmp

穿越时间的永久牌自行车


永久自行车大事记


1843年 

随着外国资本的输入,英国、日本等国的自行车先后打入中国市场,上海陆续出现销售自行车的车行,其中规模较大的有同昌车行和大兴车行等。

1926年


上海大兴车行聘请2名日籍技工,购入进口钢管和接头,组装“红马、白马”牌自行车销向市场,但不少自行车的零件仍要依靠进口。

1940年秋  

日商小岛和三郎在上海唐山路开设了“昌和制作所”,这是上海第一家自行车生产厂家。

1949年6月1日

永久牌自行车的第一个商标诞生。


1949年底        

“永久”牌自行车诞生了。伴随着新中国的成立,上海永久也翻开了历史新篇章。

1958年   

国家决定1959年召开第一届全国运动会,要求上海能够制造符合正式比赛规则的国产赛车。

1959年8月

第一届全运会上,上海队骑永久牌81型公路赛车以优异成绩夺冠,该车填

补了国内赛车生产的空白。

1961年

上海自行车厂成功研制了永久牌102型机动脚踏两用车,这种车辆可借助汽油发动机驱动,也可用人力骑行,极其适合中国人的使用习惯。

1965年

该厂对102型进行了结构改进,改为103型。

1970年

再次改进103型,永久104型两用车问世,在之后的十年里上海自行车厂又对104进行了断断续续的改进。

1981年

完全定型,定型后的两用车被定名为永久107型。




3.jpg

永久牌公路赛车与新中国建设成就之一

——南京长江大桥 一同出现在中国外事宣传画册上


商标设计

1957年,由张雪父先生设计的家喻户晓的“永久”牌标志诞生,这一标识一直延用至今。这是一个非常经典的设计,当时为了更新标志图形,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设计方案的征集,但图形都不理想,为此请张雪父先生亲自上阵,设计师反复考虑最后以汉字“永久”二字为元素设计,并大胆的使用变异字,将永字的“丿”与久字的“丶”夸张的变化成自行车的两个轮胎,二字组合成一辆犹如正在飞驰中的自行车,商标造型简洁直观,紧凑平稳、极易识别,对“永久”品牌的传播和推广起了很大的作用。


“永久”自行车的品牌标志设计不仅是其品牌的识别方式之一,更重要的是其具备的装饰功能,除了主梁上的醒目位置有品牌标志外,在自行车的大部分零部件上都有品牌符号,而这种品牌装饰设计的手段不仅使产品更加美观,而且大大提升了产品的美誉度和认知度。


4.jpg

它的品牌标志有多种形式,大部分由多个品牌符号组合而成。“永久牌”最主要的品牌符号是中文“永久”二字组合变化成的自行车造型,除此之外还有“永久”拼音,“永久”中文字形。这些字形有的运用立体浮雕工艺,有的则采用平面设计或是凹陷的造型设计。颜色上主要采用红白黄黑相搭配或是利用材质自身的颜色。


“永久‘牌标志演变过程

5.jpg           6.jpg

  “永久”品牌符号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前叉“永久”品牌符号装饰 

7.jpg           8.jpg


   链罩“永久”品牌和产地标识            前轮“永久”品牌符号平面装饰


经典设计

永久牌自行车十分注重其设计,从而达到了比较完美的状态,成为上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自行车设计的标杆,同时始终以经济效益作为工业设计乃至企业的重要目标,因而一方面成为各类中国对外贸易活动中的明星产品,另一方面也迅速地完成自身资本、技术、生产、品牌、管理等各方面的积累和升级换代。

9.jpg

永久牌PA14型28寸自行车


“永久牌PA17”型自行车是其全部产品设计的缩影,其整体设计从“功能性”和“实用性”出发,造型整体结构匀称,重心平稳。所有零部件全部裸露在外,一览无余,体现出简洁的机械美学思想。从线条上看,直线和曲线相互配合默契,不仅考虑了形态上的美观、满足了力学上的平衡,而且还符合人体工学的要求。


“永久牌PA17”型自行车的整体结构是由车架所决定,车架由金属管焊接而成,金属管之间各自形成多个稳定的三角形。由于"PA17"型是载重自行车和运动自行车的复合体,所以车架上管与座管夹角为70度。


10.jpg

11.jpg

“车架”结构示意图


由于自行车是从功能的角度出发进行设计的,因此每一个零部件都有其重要的使用特征,并且零部件的设计更多考虑到的是使用性而并非仅仅是外观。《1975年上海自行车商品手册》中收入了当时永久牌和凤凰牌自行车通用零部件示意图,其中包括“永久牌PA17”型自行车。


驱动系统

12.jpg

永久牌PA17左曲柄

13.jpg

永久牌PA17右曲柄

轮胎及脚蹬部件均采用花纹装饰,前者是为了增加与地面的摩擦力,后者在将平动力转化为转动力时可以有效增强防滑力。


早期的永久自行车只有上半个链罩(俗称半链罩),保证骑车人裤管不被沾上油污,到PA17型时已发展成全链罩,这样既能避免骑车人沾上油污,又能更好地阻挡灰尘、污物嵌入沾满黄油的链条中,同时也为自行车的装饰留出了一块难得的空间,从而增加了产品的美观度。


导向系

14.jpg

永久牌自行车车把实物图

15.jpg

永久牌自行车前叉实物图


车身系统

16.jpg         17.jpg

鞍座示意图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鞍座实物图

18.jpg           19.jpg

衣架示意图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衣架实物图


警示系统

20.jpg         21.jpg

车铃示意图

22.jpg

尾灯实物图

“永久牌PA17型”自行车的品牌标志设计不仅是其品牌的识别方式之一,更重要的是其具备的装饰功能,除了主梁上的醒目位置有品牌标志外,在自行车的大部分零部件上都有品牌符号,而这种品牌装饰设计的手段不仅使产品更加美观,而且大大提升了产品的美誉度和认知度。



1993年,“永久”成为中国自行车行业最早实行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的企业,成为上市公司。2001年起,上海民营企业中路集团入主“永久”,占有54%的股份。2010年, “永久C”组成了一支跨专业设计团队,以“永久”经典的28 横梁大自行车和26双斜梁自行车各一辆为原型基础做“减法设计”,将能拆的零部件都减掉,保留不影响骑行的结构与部件。永久C在设计上极力追求复古与经典的风格,在其全套系列上均保持了永久品牌简洁的车型构架。


每个系列都单独命名,分别是五个城市的五条路:杭州的“北山”、南京的“颐和”、台湾的“淡水”、上海的“五原”和北京的“柳荫”。设计中虽然貌似很“潮”,但仍保留了“永久”的经典外观气质与设计元素。


23.jpg

永久C-北山

24.jpg

永久C-琴屿